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检测项目 > 其他
内径千分尺检测

内径千分尺检测

发布时间:2025-05-09 23:48:08

中析研究所涉及专项的性能实验室,在内径千分尺检测服务领域已有多年经验,可出具CMA和CNAS资质,拥有规范的工程师团队。中析研究所始终以科学研究为主,以客户为中心,在严格的程序下开展检测分析工作,为客户提供检测、分析、还原等一站式服务,检测报告可通过一键扫描查询真伪。

内径千分尺检测的重要性

内径千分尺作为精密机械加工中不可或缺的测量工具,其精度直接影响工件尺寸的判定结果与产品质量。随着工业制造对精度要求的不断提高,内径千分尺的定期检测与校准已成为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环节。检测工作不仅能够发现量具的磨损或形变问题,还能确保测量数据的可靠性与一致性,避免因量具误差导致的批量加工事故。尤其在高精度轴承、液压缸体、航空航天部件的加工过程中,内径千分尺的准确性更是质量控制的决定性因素。

内径千分尺检测的核心项目

针对内径千分尺的检测,需系统覆盖以下关键项目:

1. 示值误差检测:通过标准环规或量块组合验证测量值的准确性,要求各测量点示值误差不超过允许范围。

2. 测量面平行度检测:使用光学平晶或专用检具检查两测量面的平行性偏差,确保接触面完全贴合被测工件。

3. 测力检测:通过测力计测量测量杆的轴向压力,控制在标准范围内以避免过度施压导致变形误差。

4. 测量杆直线度检测:利用精密平台配合百分表检查测杆运动轨迹的直线性,防止弯曲影响测量精度。

5. 表面质量检查:目视或使用放大镜观察测量面是否存在划痕、锈蚀等缺陷,确保接触面无损伤。

6. 重复性检测:同一尺寸反复测量10次,计算标准偏差验证量具的稳定性。

内径千分尺检测方法详解

示值误差检测:采用比对法,将千分尺调整至被测尺寸后与标准量块或环规的实际尺寸对比,误差值应满足公式|Δ|=|L-L|≤MPE(最大允许误差)。

平行度检测:使用光学平晶干涉法时,将平晶置于测量面间观察干涉条纹,完整度需达到80%以上;或通过三坐标测量机进行三维空间分析。

测力检测:在测杆末端安装测力传感器,匀速推进测头直至接触标准量块,读取峰值测力值,通常要求控制在5-10N范围内。

内径千分尺检测执行标准

检测过程需严格遵循以下标准规范:

1. GB/T 6313-2004《内径千分尺》:明确示值误差的允许范围为±(4+L/25)μm(L为测量长度,单位mm)。

2. ISO 3611:2010:国际标准规定测头表面粗糙度Ra≤0.1μm,测力波动幅度≤±20%标称值。

3. JJG 22-2019《内径千分尺检定规程》:要求测量杆直线度偏差每100mm不超过0.003mm,重复性误差≤1/3MPE。

企业应根据量具使用频率制定检测周期,一般建议生产型车间每3个月检测一次,关键工序用量具每月检测,并建立完整的计量管理台账。

检测资质
CMA认证

CMA认证

CNAS认证

CNAS认证

合作客户
长安大学
中科院
北京航空航天
合作客户
合作客户
合作客户
合作客户
合作客户
合作客户
合作客户
合作客户
合作客户